夜间
言情后花园 > 首辅娇娘 > 203 事发(一更)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言情后花园] https://www.yqhhy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整个金銮殿上都没人敢当着陛下的面如此说话。


魏公公面色一变。


顾瑾瑜的脸色也微微一变。


不过,她并不因为对方措辞不当。


她强迫自己镇定。


陛下古怪地看了顾瑾瑜一眼,对老铁匠与木匠道:“她就是顾姑娘。”


木匠没见过顾瑾瑜,不好发表言论。


可老铁匠记得门儿清,他摆手:“她不是!顾姑娘不长这样!”


魏公公笑了笑,说道:“会不会是你认错了?你再看看?”


老铁匠打了一辈子铁,人情世故他不太懂,处事也不圆滑,火爆脾气一上来,连自个儿是在与皇帝说话都忘了:“不用看了!顾姑娘在我铺子里待了一下午,我怎么会不记得她的样子?还有,她说话的声音也不是这样!不是不是!你们弄错了!”


魏公公讪笑道:“你们确定那位姑娘姓顾,是侯府千金?”


“确定确定!”老铁匠忙不迭地点头。


当时小三子去铁铺帮顾娇拿农具,老铁匠非要给顾姑娘发红利,小三子被缠得无法,不小心说了句“顾姑娘是侯府千金,哪儿缺你这点银子?”


小三子是说漏了嘴,之后便格外谨慎,再也闭口不谈了。


魏公公道:“可她就是侯府千金,也确实是姓顾,全天下没有第二个姓顾的侯府千金了……”


他言及此处,忽然顿住。


不,有第二个。


顾侯爷家是有两个女儿的。


一个是在乡下长大的亲生女儿,一个是在身边长大的养女,虽是抱错了,不过顾侯爷一直将养女视为己出,而这个养女也十分争气。


若不是爆出了抱错的事,只怕没人会怀疑她不是真正的世家千金。


魏公公猜到的,陛下自然也猜到了。


只不过顾侯爷曾信誓旦旦地说,亲生女儿大字不识一个。


所以到底是谁在撒谎?


老铁匠神色坦荡,反倒是顾瑾瑜脸色煞白。


陛下含了一丝严厉的目光落在顾瑾瑜的脸上:“你有什么话说?”


顾瑾瑜捏紧手指,不让自己露怯:“陛下,风箱确实是臣女发明的。”


老铁匠急了:“哎呀你这小娃娃,你怎么能撒谎呢?你根本没去我铺子!不信把他们都叫来!”


那日在铁铺的可不只有老铁匠一人,别的几位工匠也是见过顾娇的。


“大胆,这是郡主!”魏公公小声严肃地提醒。


老铁匠不管什么郡主不郡主,他只知道她不是自己要找的人,她不能冒领功劳!


“陛下!”顾瑾瑜行了一礼,道,“臣女的确没去过铁铺,但风箱确为臣女所设计。”


陛下皱眉道:“那你一开始怎么说?”


顾瑾瑜垂眸,低声道:“陛下只问了臣女,风箱是不是臣女的发明,没问臣女是否去过铁铺。”


陛下的眉头皱得更紧:“那你就不好奇自己的东西怎么被人给做出来了?”


顾瑾瑜道:“好奇过,不过也不算太意外,毕竟臣女与好些人提过,就连臣女身边的丫鬟也知道。”


陛下的眼神已经有些怀疑了:“你言外之意是有人盗用了你的成果?”


“不对,不是这样!”老铁匠辩驳道,“顾姑娘不会偷人东西的!”


顾瑾瑜摇摇头,语重心长道:“我没说她偷东西,可能她也是一番好心,想帮助你们而已,所以我不怪那个人。”


“啊……”老铁匠都懵了。


聪明、大度、无私,全让她占了。


可老铁匠依旧觉得不对。


无关证据,就是他活了大半辈子的直觉。


顾瑾瑜已经打定了主意,一口咬定灵感是自己的,陛下要查只能去调查她身边的人,丫鬟们她早已打点妥当,会为她提供有利的口供,更重要的是,父亲那边一定会偏向她。


至于说那个丫头,她能拿出什么证据!


图纸吗?


呵,谁还没有呢?


风箱的原理自己早就掌握了,真对质起来像谁说不过那丫头似的!


然而顾瑾瑜万万没料到的是,就在她以为自己稳操胜券之际,工部突然传来不好的消息——炼铁的炉子炸了!


炸的正是经由顾瑾瑜改装过风箱的炉子。


才用了三天,确切地说,三天不到,今早炉子就炸了。


那个炉子爆发的威力太大,直接把工部才建好的炉子全毁了。


这还不是最可怕的,最可怕的是当时有多名朝廷的工匠在场,全给炸成了重伤!


前来禀报的是工部的一名副督造司,他是从现场赶过来的,他刚好去茅厕了,不在炉子附近,否则这会儿也成重伤了。


“把人带进来。”陛下沉声说。


一瞬的功夫,他便没了那股和颜悦色的气息,老铁匠与木匠都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天子之威。


他坐在木椅上,散发着无可撼动的气场,直压得二人直喘不过气来。


副督造司狼狈地进了偏殿,腿一软跪下,将事件言简意赅地说了,说到是顾瑾瑜改造的炉子时,他神色复杂地扫了一眼一旁的顾瑾瑜。


顾瑾瑜的脸唰的褪去了血色。


老铁匠着急地问道:“为什么会炸呀?你们多大的炉子?用了多少个风箱?”


副督造司不认识这个布衣百姓,但既然能出现在陛下的御书房,且陛下没有阻止,他便如实说了。


老铁匠痛心疾首:“哎呀!顾姑娘当初交代过,这么大炉子最多只能用两个风箱!谁让你们用六个的?这不是找死吗?”


顾娇把技术传授给老铁匠时自然有交代过注意事项,老铁匠都毫无保留地与朝廷的人说了。


“你们为什么擅作主张啊?”老铁匠急得不行!


副督造司心里苦,因为是郡主的主意啊,风箱是她发明的,她要改良,谁会质疑她呢?


陛下看向顾瑾瑜的目光突然冷了下来!


顾瑾瑜浑身的冷汗都冒了出来,她硬着头皮道:“我的设计是不会出问题的……一定是别的什么环节出了岔子……”


副督造司道:“没有,我们都是严格按照郡主的图纸去做的!”


而且风箱操作起来十分简单,只要接对了,不存在任何操作上的失误。


这时候,谁都不想背锅。


陛下转头看向老铁匠与木匠:“老先生,劳烦你们二位去现场看看。”


老铁匠与木匠跟着副督造司去了工部,顾瑾瑜也去了。


现场大火蔓延,浓烟四起,一片狼藉。


受伤的工匠被侍卫用木板抬出来,血肉横飞的模样惨不忍睹,顾瑾瑜只觉胃里一阵翻滚,她捂住胸口,转过身干呕了起来——


顾娇今日休息。


家中的四个男子汉都去上学了,老太太也带上老祭酒出去打叶子牌了,她一人在家,本打算浮生偷得半日闲,却还没闲一会儿,小三子上门了。


“顾姑娘!顾姑娘!不好了!出大事儿了!”


顾娇云淡风轻道:“是顾承林又不吃饭了,还是顾承风又拖欠医药费了?”


“都不是!”小三子惊恐道,“工部衙门的炉子炸了!”


在昭国,没有顾娇前世那样的公立医院,朝廷配备的大夫有限,规模最大的是御医署,但人数也不多,其次是军营的医官,他们远水就不了近火。


一般出现这种紧急事故,朝廷都是从京城各大医馆征用大夫。


妙手堂也在征用的范围之内。


顾娇带上医药箱,与宋大夫以及另外两名医馆的大夫一道去了现场。


现场比顾娇想象的还要混乱,浓烟中不时有伤者被侍卫从坍塌的冶炼房里抬出来,别的医馆有大夫已经到了,正在为几名伤者处理伤势。


顾娇没着急为人治伤,而是拿出了一早备好各种颜色的布条,交给妙手堂的三位大夫:“照我之前说的那样做。”


“嗯!”


三人点头。


赵尚书原本在外检查城防下水,听到衙门出了事马不停蹄地赶了回来,在他身边还站着一位气度尊荣的年轻男子。


男子一袭锦衣,身材高大,容颜冷峻,眉宇间隐有上位者的气息。


此时伤者已差不多全被抬出来了,轻伤重伤加在一块儿,足有好几十个。


各大医馆的大夫们正在对伤者进行救治,但在这群人中,有几位大夫的行事作风格外与众不同。


他们没忙着抢救病人,而是先迅速对患者初检,根据他们的伤势轻重的情况贴上不同颜色的布条。


红布条的患者伤情危重。


黄布条的患者伤势也不轻,但神志清醒。


绿布条的是轻伤患者。


他们优先治疗红布条的患者,之后是黄布条的患者,最后才是绿布条患者。


与别的医馆的混乱相比,他们这边显得有条不紊,井然有序。


年轻男子微微眯了眯眼,很快,他发现了一个被贴了黑布条的患者。


他静静地躺在地板上,一旁的大夫来来去去,没有人关心他的情况。


“死了吗?”年轻男子问。


赵尚书忙不迭地跑过去,用手探了探患者的鼻息,走回来禀报道:“好像还有气,但为什么不治呢?”


赵尚书表示不理解。


老铁匠与木匠也加入了抢救的行列,二人虽不懂医术,但可以帮忙把人从废墟里弄出来。


一片浓烟滚滚中,有一道令人无法忽视的小身影,一袭青衣,身姿纤细,她的袖口被挽起,露出凝脂一般的皓腕。


她的侧颜完美如玉,左脸上却有一块红红的胎记。


她的素手在血污中淌过,镇定自若,眼底不见丝毫慌乱与嫌弃。


年轻男子定定地看着她:“那是谁?”


赵尚书道:“回殿下,那似乎是妙手堂的医女。”


年轻男子喃喃:“妙、手、堂。”


现场的施救如火如荼,顾瑾瑜那边却是彻底慌了。


她真没料到自己改造的炉子会出这么大的事故,伤者多达数十人,还不停有人从废墟里被刨出来。


这一刻,她是真的感到害怕了。


她不敢去想陛下会如何追究她的责任。


她仿佛是立在了一面危墙下,那面围危墙随时可能倒塌!


她整个身子都颤抖了起来。


六神无主之际,她注意到了那个被贴上黑布条的伤者。


她如同见到了救命的稻草,飞快地朝那名伤者奔去,她不顾满地灰烬与血污,也不顾伤者血肉模糊,在伤者身旁跪坐了下来。


“来人啦!有没有大夫来救救他?”


她绝望地呼喊着,连同自己内心的彷徨也一并喊了出来。她素雅洁净的裙裾沾染了血污,她拿出一方干净的白丝帕,捏在手中,低头为伤者细细地擦拭了起来。


“大夫!大夫!”她哽咽地叫着。


她是好人,不是草菅人命的人,她有良心,有慈悲之心!


她咬了咬牙,咆哮:“我是郡主!我命令你们救他!”


这一片是妙手堂的救治区域,妙手堂的大夫们埋头治疗手头的患者,没有一个人搭理她。